第A6版:开卷总第9387期 >2020-01-10编印

次子瞻《武昌西山》韵
刊发日期:2020-01-10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宋·邓圣求      武昌山水诚佳哉,当年五柳亲栽培。      家家开门枕江水,春风照耀桃与梅。      邓圣求(1027年—1094年),原名润甫,字温伯,建昌(治所在今江西永修县北)人。皇祐进士,初为上饶县尉,后为武昌县令。元丰八年(1085年)八月丁卯进为翰林学士承旨,撰《神宗实录》。后为梁焘所劾,出知亳州。哲宗亲政,首陈绍述之说,拜尚书左丞。      元祐元年(1086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翰林学士苏轼与邓圣求夜宿玉堂(翰林院),两人话及黄州、武昌旧事,苏轼感慨万千,作《武昌西山》诗抒发情怀,并请邓圣求同赋。邓圣求和诗一首,同话游武昌西山之乐。两位饱学之士在翰林院吟诗唱和,一时间成为文坛佳话,和者达50余人,在文学史上,这种现象是不多见的。可惜,邓圣求的和诗今已不全,只有以上两句留存。      此诗虽为残句,仍可见作者对武昌山水风物的怀念之情。诗的开头,作者用一个“佳”字,表达了对武昌山水的赞美;然后用一个“诚”字加以强调,表示“的确”的意思,惜墨如金,要言不烦。“当年五柳亲栽培”,好像一个特写镜头,在武昌山水及其众多风物中,凸显了“五柳”的意象。五柳,原指陶渊明,因其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于是以“五柳先生”为号。陶渊明的曾祖父是陶侃。诗中用借代的手法,指“武昌官柳”,意思是说,武昌城外,这些依依垂柳,都是当年的都督陶侃率领部下亲自栽种的。“家家开门枕江水”,表现了古城武昌所处江边的地域特点,同时也表现出武昌人民开门见“水”的生活情趣。一个“枕”字,极有韵味。前人写诗,饶有情趣,从诗意上看,“江水”可“枕”,用夸张的手法,把“江水”幻化缩小成一个具体可感的可以把头放在上面的物体,多么有趣。唐人杜荀鹤《送人游吴》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枕”的是河。“春风照耀桃与梅”,意象鲜明,意境优美。古代武昌诗中,“桃”的记载似乎不多,而“梅”却是俯拾皆是,且不说苏轼《武昌西山》诗中“步上西山寻野梅”,唐人孟浩然《溯江至武昌》诗中就有“残冻因风解,新梅度腊开”的名句。这里“桃梅”并称,以“桃”衬“梅”,意蕴更为深厚。(余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