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文
过去,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西山脚下,九十里长港与长江交汇的地方是一处天然的避风港和码头,名叫洲尾口。从长江进出樊口及长港沿线的货船与旅客都要由此经过,既可躲避风雨装卸货物,又可摆渡往来黄州与武昌的客人,集市十分热闹,素有“船到洲尾口,有风也不想走”的说法。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他对武昌的山水风光和樊口的潘生酒情有独钟,经常过江游山玩水、品茶饮酒,还留下了“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的千古佳句及不少诗文。
相传,一年九月的一天,苏东坡又乘兴过江,在樊口与潘生饮酒论诗、互诉情谊。不知不觉天色已近黄昏,苏东坡突然记起第二天清晨必须应寺僧之约,到定惠院为亡父烧香还愿,于是只好告辞潘生,来到洲尾口雇渡船赶回黄州。
谁知事不凑巧,当天因天气晴好,顺风顺水,港内的大小船只都扬帆出航了,码头上也显得十分清静。焦急万分之际,他突然看见一条渔船缓缓驶来,渔夫正欲上岸歇息时,苏东坡连忙上前,许诺愿意多付一倍的船资。
渔夫一见眼前的这位客人正是自己仰慕已久的苏东坡,不禁心中暗喜,但又不露声色,他想借此机会领教一下苏东坡的学问。于是便故作怀疑之态地对苏东坡说:“小的姓易,是个实在人。如果您是苏东坡,请在我钓一竿的工夫内,将此时洲尾口附近的景色赋诗一首。诗中还要嵌入十个‘一’字,以示小的‘实在’。不然的话,就等明天再来。”
苏东坡早已看出渔夫的心思,他环顾四周,只见初升月亮的淡淡光影里,西山的秋叶倒映长江,岸边的渔夫在船头悠闲垂钓,好一幅“月夜秋钓图”。稍作思索,顺口便吟出一首诗:“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声笑,一江明月一江秋。”这首七绝正好嵌入十个“一”字,描写的也是洲尾口眼前的景色。
渔夫一听目瞪口呆,立即请苏东坡上船,抱拳致歉后婉拒船资,将其安全送到对岸并赠给他一条鲜活肥美的武昌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