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根源就在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显著优势。这更增加了国人的制度自信。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我们党历来重视制度建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制度”一词出现了77次。由此可见,制度的重要性。
高质量的制度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是高质量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根本保证。制度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规章、条例、规则、办法等的总称,好的制度具有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征。高质量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局面到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再到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坚持不懈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奋斗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我们必须在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高质量的制度具有激励性,能够激发人的创造性,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巨大的创造性、开拓性和科学性,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能够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聪明才智,这已经在中国这些年来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与证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保障了各经济主体的利益,调动了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四中全会《决定》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肯定了物质利益的激励作用、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和生产要素的市场贡献,进一步明确了社会的利益关系。《决定》提出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充分表明了对知识等要素价值的尊重、对人才的尊重,明确了市场激励的引导作用。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积蓄了发展动能。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与国的竞争日益激烈,归根结底是国家制度的竞争。中国发展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局面,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但只要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坚持、巩固、发展与完善,中国经济就能行稳致远。